学校新闻

> 学校新闻

全面推进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构建劲松特色“三有”课堂

发布时间:2017-05-09

  为进一步推进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探寻信息化技术与专业课内容的有机融合,构建有劲松特色的“三有”课堂,5月5日,劲松职高双龙校区开展了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实训课教学实践与研讨活动。活动特邀北京市课改专家杨文尧校长、朝阳区教研中心陈清老师和侯广旭老师作为指导专家。督导室主任范春玥、教科研副主任赵静及相关专业主任和专业课教师全程参加了听课及研讨活动。

全面推进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构建劲松特色“三有”课堂全面推进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构建劲松特色“三有”课堂

  此次活动中,数字影像技术专业侯克春老师和王鹏老师分别展示了《根据剧本进行分镜设计》和网络电影《我是路人乙》片段剪辑两个课例。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均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并通过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将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课前,教师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发送学习任务的视频资料和学习资料,师生在线上沟通交流,夯实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课中,教师反馈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通过发布来自企业的真实任务,指导学生在实施任务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后,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等评价环节强化核心技能。两位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均来自于企业的真实工作岗位,有规范的企业岗位标准,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技术技能,更能让学生体验岗位职责,感受到企业文化。

全面推进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构建劲松特色“三有”课堂全面推进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构建劲松特色“三有”课堂全面推进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构建劲松特色“三有”课堂

  课例展示结束后,专家和听课教师针对两位老师的展示课进行了研讨和点评。专家们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展示课课程定位准确、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环节衔接流畅,突出了岗位核心技能。通过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了学情,同时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化抽象理论为直观形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例的同时,专家们建议授课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丰富信息化资源,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关注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学之有用,学以致用。

全面推进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构建劲松特色“三有”课堂全面推进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构建劲松特色“三有”课堂全面推进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构建劲松特色“三有”课堂

  本次课例展示活动是学校探索混合式学习教育教学模式的一个缩影,展示课虽然结束了,但教师们的交流、研讨和反思不会停止,“有用、有趣、有效”的三有课堂仍然是学校不断追求、不断挑战的境界。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将继续苦练内功,在锤炼中规范,在学习中沉淀,在研究中提升,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谱写新的篇章。

  【信息来源:教务处、督导室】

  【图片拍摄:数字影像与技术专业学生 刘硕】